时间:2021-11-16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导语

门诊总是繁忙,给予每位患者朋友的时间少之又少,说话也争分夺秒,然而黄褐斑的治疗中,“话疗”是必不可少的疗法,没有“话疗”,我们可能都在做无用功,因为下面我说的事情,常常被大家忽略掉。

今天占用大家一杯咖啡的时间,聊一聊黄褐斑患者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话疗时间开始。

黄褐斑本身是皮肤科界的难题。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她)能帮你彻底治愈黄褐斑,那你首先要在心里打个问号。

至少现在来说,黄褐斑还没有完全被攻克。

它的难,在于它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你很难完全的避免。

注意,我说的是“你”,而不是“我”。

这也说明了,治疗黄褐斑这件事情,我一个人办不到。

医生这个角色不能完全办到,需要你的合作。

我们,是合作关系,一起搞定这件事。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不开心,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实话,我们一起努力,可以改善、维持,但却不能根治。

医学上的黄褐斑的治疗目标是: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减少复发。

有些朋友治疗一段时间好转,出去旅游回来,斑回来了。

有些朋友停止治疗一段时间,斑回来了。

有些朋友什么特别的事情都没有做,斑回来了。

是,它总是悄无声息的回来。

所以,有些习惯,可能是我们一直在做,但是对黄褐斑不好的行为。

小本本记下,一个个改掉它们。

1防晒意识不够

我这里的患者朋友常有这样的说法,不知道你们平常是不是也这样想:

今天是太阳躲在云后面,我就没有防晒

今天我都没出门,我就没有防晒

出门我就五分钟我就上车了,我就没有防晒。

我防晒了呀,我带了两层口罩

首先,说说紫外线对黄褐斑的伤害。

以上文段摘自新鲜出炉的《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版)》。

其次,我开始辟谣了啊。

阴天就不用防晒?错。

太阳躲在云后面,紫外线依然可以通过云层,辐射到地面、水面。

建议阴天也做好防晒霜和带好防晒帽。

没出门就不用防晒?错。

如果室内有窗户、玻璃,紫外线可以穿透玻璃,辐射到房间内,当然,四面都是墙,不拉开防紫外线的窗帘的房间除外。

建议不出门,也擦上SPF15~30的防晒霜。

出门只需五分钟不需要防晒?错。

一方面,上面讲了不出门也需要防晒,另一方面,平时利用紫外线治疗皮肤病的时候,有些时候1、2秒即可,更何况五分钟。

建议只要出门,就把装备带上。

两层口罩防晒更棒?错。

我们的医用口罩不是防晒材质做的。正常的防晒材质或者防晒产品(比如防晒帽、防晒口罩、防晒手套、遮阳伞)都是有UPF值的,医用口罩不防晒,戴多少层也不防晒。

建议购买防晒产品的时候,看好UPF防晒指数。具体可参考既往文章。(“打工人”的皮肤保养,我该选“贵妇霜”还是选“医美”?)

2口服避孕药

性激素作为一个影响黄褐斑的常见因素,也能解释了,为何有些患者朋友在生完宝宝之后,黄褐斑加重了。

同样,口服避孕药及雌激素替代治疗有可能诱发和加重育龄期女性的黄褐斑。

建议大家使用避孕套避孕,尽量不要长期吃避孕药了。

3过度去角质

目前有研究发现,皮肤屏障受损,会促进皮肤色素沉着。

很多朋友经常使用洁面仪洗脸,或者用去角质产品过度去角质,用力的对面部进行揉搓,都会影响我们的皮肤屏障。

洗脸不对的朋友,赶紧要改正过来了。

建议洗脸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洁面过程尽量减少揉搓的动作和揉搓的力度。

4熬夜

其实在临床上,很多黄褐斑的患者朋友有失眠的情况,不是他们想熬夜。

但是,既然睡不着,就去找找医生想办法,睡眠障碍一般是找神经内科或者心理科的医生。

还有一部分,工作需要,没办法不熬夜。

不是劝大家辞职,而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想如何改变现状了,不能熬夜熬到70岁吧。

身体还是最重要的,用老妈常劝我的一句话:“身体是1,其他的所有东西才是1后面的0,没有1,后面所有的0都没有意义。”

愿大家有个健康的身体,有个意识也好,慢慢改正吧。

5使用重金属超标的劣质化妆品

一些含汞啊,铅啊这些重金属的化妆品,或者护肤品,也会加重黄褐斑。

话说回来,卸妆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啊,还记得上面第3条所说的,过度揉搓把皮肤屏障破坏了嘛。

除了以上五点诱发因素,是在我们治疗黄褐斑的过程中需要避免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劳逸结合,减少烹饪(热)接触、避免服用光敏药物,也是黄褐斑基础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点。

很多人发现自己接受了医生“话疗”后,生活中如履薄冰,感觉很多地方都要注意,太累了。

而有没有想过,这些坏习惯,我们都是什么时候开始放任自己留下的呢?

改掉坏习惯,对斑好,对我们自己的身体也好,不是吗?

所以:

常被你们忽略的对皮肤不好的坏习惯有哪些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参考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白癜风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色素病工作组.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版).中华皮肤科杂志,,54(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