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4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夏季长时间晒太阳,皮肤容易被晒黑、晒伤之外,还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除了选对一些具有防晒功效的食物,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也至关重要。今天,新疆医院(医院)皮肤科副主任罗小军主任医师继续跟大家来谈谈关于夏日防晒与护肤的这些事儿。

一、防晒的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

1.避免在紫外线强度高的时段户外活动。2.使用遮阳伞、太阳帽和衣物等织物直接遮挡。3.选择正确的防晒产品。防晒类化妆品使用应遵循以下建议,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防晒指数介绍

SPF,日晒保护指数,提示防止UVB的效果。以SPF30举例,假定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在某紫外线强度下30分钟会被太阳晒伤,涂了SPF30的话,就能维持30×30分钟,即分钟才会被晒伤。但是SPF的数字也不是越大越好,如:SPF15可以阻隔94%的UVB,到了SPF30,阻隔效果也只是提高到97%,效果并没有什么显著区别,反而是防晒系数高的产品往往含有大量物理和(或)化学防晒剂,对皮肤造成的负担也相对会大一些。故要根据在户外所处时间及紫外线强度来合理选择使用。PPD/PA,提示防止UVA的效果。国际上并没有建立广泛统一的UVA防护标准,欧美采用PPD(黑色素持续沉着指数),或者broadspectrum(宽谱防晒)。在日本,这样的产品,会标注PA(UVA防护指数),比如PA+,PA++,PA+++,一般到了++就能满足日常防晒需求。

防晒指数选择

在室内没有紫外线光源照射区域时,不需要使用防晒产品。室内可能受到紫外线照射区域时(如靠窗、接触强荧光灯、霓虹灯等),可选择SPF15/PA+以内的产品。

室外活动时:阴天或树荫下的室外活动,选择SPF15-25/PA+/PA++。直接阳光下活动,选择SPF25~30/PA++/PA+++。高强度紫外线环境,如雪山、海滩、高原或春末、夏季阳光下活动,使用SPF50+/PA++++。

涂抹的时机:一般应在紫外线暴露前15分钟涂抹一次,并每隔2~3小时重复涂抹一次。涂抹量以约直径1cm大小涂抹全面部为宜。具体遵照防晒产品说明书。脱离光照射环境可以洗掉防晒产品,清洁后涂抹保湿剂。

防晒霜的选择

①物理防晒原理:依靠粉末状矿物质,分布在皮肤的表面,对紫外线进行反射、折射。优点:防晒效果非常好,防晒谱非常宽。缺点:泛白;容易被擦掉,需要经常重新涂抹;依附在皮肤上,有堵塞毛孔的风险。改善泛白方法:选用纳米颗粒(小于nm)成分的防晒霜。纳米颗粒缺点:颗粒渗透力强,可在身体内累计,尤其不适合儿童涂抹,儿童选择纯物理防晒霜的话,还是建议常规颗粒的。②化学防晒原理:依靠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将皮肤表面的紫外线吸收,或和紫外线相互作用改变紫外线波长,使原本对肌肤有害的紫外线,转变为无害的。优点:不像物理防晒那种粉末状的矿物质会泛白,不会堵塞毛孔。缺点:有可能会被皮肤吸收;有一些化学品成分,可能会和化妆品成分发生一些反应;或者不能很好的相容,就会见到搓泥的情况。

特殊人群

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防晒化妆品应谨慎选择和使用。

二、被晒伤的处理措施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好相关的防晒措施而被晒伤,皮肤出现变红、发烫或起红斑、水疱伴皮肤肿胀等情况,不要慌,有以下几个解决方案。⒈.冰敷皮肤变红、发烫可以用冷水或矿泉水浸润的毛巾,或用冰袋、冰袋替代物等敷于患处,逐渐降低表面温度,促进血管收缩,减少炎症反应。2.保湿做好皮肤保湿护理工作,促进皮肤的自我修护。可临时用面膜湿敷,但时间不宜太长,避免面膜干后对脸部产生刺激。3.及时就医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脱皮、皮肤肿胀等严重情况,不宜自行挑破,以免造成感染导致情况严重。如出现大面积晒伤或发生全身弥漫性皮肤症状,医院就诊,切不可随意处置。(皮肤科罗小军、余凤)罗小军:夏日防晒与护肤的那些事儿(上)

姓名:罗小军

科室:皮肤科

职务:副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主张从脾胃论治,肝脾论治皮肤病,擅长荨麻疹、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老年皮肤瘙痒症、手足癣、痤疮等皮肤科常见病、疑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周四上午,周日全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