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Cell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中,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通过防晒等方法控制表皮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有助于降低皮肤癌发生率。研究通讯作者KiarashKhosrotehrani教授说:“这些大规模克隆性增殖集中在毛发毛孔周围,分布不均匀。利用皮肤表皮干细胞的基因工程,我们可以追踪紫外线照射下单个克隆细胞的生长、退化和癌变。”图片来源:CellReports研究人员发现,一旦皮肤照射停止,细胞增殖形成的有色斑块便会变小,这凸显出防晒的重要性。角化细胞癌,或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是澳大利亚的主要癌症之一,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受其影响,与阳光照射密切相关。研究第一作者EdwigeRoy博士说,皮肤癌更容易在大规模克隆性增殖中发现罗伊博士说:“虽然手术在治疗单个角化细胞癌方面非常有效,但它并不能防止在同一晒伤区域的患者发生后续肿瘤。”在昆士兰州,每三年约有4%的人罹患10种或更多种皮肤癌。对于这些患者,皮肤癌是一种慢性疾病,一生中需要进行多次手术和定期皮肤检查。Roy说:“尽管尚不清楚是什么过程导致皮肤癌的形成,但我们的研究通过评估暴露于慢性紫外线照射下的表皮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有色板块的动态,从而帮助阐明了紫外线照射对其发展的影响。而且还考虑了特定的克隆是否更倾向于形成皮肤癌。我们的发现对通过防晒减少皮肤癌和减少表皮克隆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