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9-9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护肤阵地你的防晒霜在名单里吗?你用对了吗

日前,国家食药总局在全国范围组织展开的化妆品监督抽检中,发现84批次防晒类化妆品实际检出防晒剂成份与产品批件及标识成份不符,不符合相干法规的规定。注意到,上榜的样品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其中,柏氏、韩后、丸美、韩束、赫拉、卡芙兰、雅漾等均有上榜。

从国家食药总局官方站(

其中也有部份产品经过生产地食药监管部门现场核对,采样抽检的样品涉嫌假冒产品,如在上海青田汇香坊化妆品店采样的“韩束防晒乳SPF30”产品,经上海市食药监部门到生产企业现场核对,为涉嫌假冒产品。通过上查询到,雅漾也在官方微博中发布声明,采样来源为非官方授权专柜,送检样品经上海食药监部门核对为涉嫌假冒产品,且批文已过期,批号不存在。

咨询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得悉,在国家食药总局对外发布通告之前,他们就已收到了国家的通知,其中没有触及青岛的生产企业,食药监管部门已向各化妆品销售单位发布通知,要求立即停止销售触及品牌和批次的防晒产品,下架封存产品,等待进一步的召回等处理通知。

“我们已收到了这份名单,并且核对名单中的产品下架,要求各品牌联系上级供货商或品牌方调和产品后期处置。”岛城一家大型商场的化妆品部工作人员告知,这次多个品牌出现的防晒剂问题中,存在1些小公司可能没有在产品中添加一些有效防晒成份的问题,另外也有一些品牌是由于产品配方升级换代,用了其他相同功能的替换原料,而申报批准文号可能需要较长的周期,所以产品虽然升级换代了,但产品的批件及标签标识仍使用了之前的。

好吧,即便你买了合格的防晒霜,

那末,你涂的对吗?

有可能,这么多年防晒霜你都白涂了!专家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防晒霜!满心欢乐涂了防晒,结果还是晒黑了...

这到底是为何?!!

还不是由于不会涂防晒!!

你一定会说:开玩笑!你可以说我买的防晒不好,但说我不会涂绝对是侮辱我的智商。

但事实就是这样的,快来看老师是怎样说的吧!

PART1怎样涂防晒?1防晒仅仅取决于晒成份和防晒系数吗?擦拭的厚度和均匀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防晒品擦得不够,会使得你没法得到产品标示的SPF系数的保护。另外,不同的时空下,补擦防晒品的时间也决定了防晒的成败,正确的防晒品使用方式和常人想的有一定差异。

2什么时候擦防晒比较好呢?出门20分钟前就必须擦上防晒品,擦得够厚够均匀(不是在上车后或到了海滩才擦)更是取得最好防护的关键步骤。

3如果也用其他产品,防晒品擦拭的前后顺序是怎样的呢?不管是化妆水、青春痘药膏还是保湿乳液,防晒品都是最后擦拭的产品,如果先涂防晒品再擦保湿品,这样就会稀释防晒品,并且破坏防晒品已构成的薄膜结构。

4如果把粉底(不含有防晒成份的粉底)擦在防晒品的上面呢?这取决于好几个因素,比如粉底的量有多少,粉底厚不厚、油不油,和是什么类型的防晒成份。要想避免防晒剂被稀释,增强防晒效果,无妨在白天时选用含防晒成份的粉底。

5如果使用的产品中,只有粉底可以阻隔阳光呢?最重要的窍门就是,粉底一定要擦得厚并且涂抹均匀,如果擦得太薄或加了其他东西混合,就没有办法取得标签上的防护系数所应到达的效果。

PART2这些重要的事实你必须要知道!即便在阴天,阳光的辐射仍然存在,一样会危害皮肤。

坐在树荫底下或戴帽子只能减少部份的阳光辐射,周围的水面、水泥和草地可以反射紫外线到达皮肤,从而造成两重的伤害。

海拔越高,阳光的辐射也越强,海拔每升高英尺,阳光的辐射会增加4%。

每天的时刻也有关系,早上10点到下午2点之间紫外线最强。

PART3防晒误区你造吗?防晒要大量使用(大部分人做不到这一点)。1只60ml的防晒霜应当2个月内用完才足够量。任何时候都需防晒!即便在阴天,阳光的辐射也仍然存在,一样会危害皮肤。SPF值很重要,但它只是紫外线UVB的防护系数。你还需要UVA防护。每一款宝拉珍选的防晒产品都添加了充足的UVA防护成份。没有哪款防晒可以提供%的保护,即便防晒系数SPF高达50,依然还有3%的紫外线能穿透你的皮肤。因此即便使用了防晒霜,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也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使用两种以上含有防晒成份的产品,两个防晒系数不能叠加。不过,它们肯定能起到大于SPF15的作用,因此叠加防晒产品是有益的!开封的防晒最好尽快使用完。如果放置太长的时间,有效的防晒成份会下降,并且可能会产生细菌的繁殖。年已走过一半的光阴

“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愿在接下来的时光,

继续为您和您的家人,

提供靠谱的健康资讯!

放送及时的惠民的政策!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
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